買屋注意事項,買房屋注意事項,房屋交易注意事項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房屋物件超多,買屋注意事項,買房屋注意事項,房屋交易注意事項,為您提供更多台南房屋交易注意事項 台南不動產,台南便宜不動產,台南便宜不動產待售,提供您更多便宜不動產待售 台南房屋 台南土地 台南廠房 台南農地 台南農舍 台南林地 台南華廈 台南套房 台南公寓 台南大樓 台南辦公室 台南工作室 台南養地 台南養殖用地 ㄊㄞ 台南大樓 台南辦公室 台南工作室 台南養地 台南養殖用地 台南山坡地 臺南租賃 台南不動產買賣 台南不動產租賃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810最後頁
共30692筆/共3070頁
民俗月交易遞延,8月全台交易量持續清淡,雙北呈雙位數年減2025/08/30發佈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8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增加約1.4%,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0.9%。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台北市月增2%、年減15.7%;新北市月增1.2%、年減33.4%;桃園市月增9.1%、年減30%;台中市月減9.7%、年減35.5%;台南市月減7.7%、年減33.5%;高雄市月減5.5%、年減23.4%。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8月成交量與上月大致持平,市場交易狀況仍在低量,目前剛性需求依然是房市的主要支撐力。從年變動幅度來看,由於去年下半年起,在銀行房貸限額及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下,房市有感降溫,導致比較基期相對偏低,因此可以預期未來幾個月的交易量年減幅將逐步收斂,市場走勢可望趨於平穩。



他表示,川普「20%+N」關稅政策,給整體經濟景氣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近期不少傳統產業都開始出現放無薪假的現象,也使得購屋民眾態度更加觀望。此外,適逢農曆民俗月,部分交屋及交易可能遞延至10月,因此第三季市場買氣恐將持續低迷,就連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標的「928檔期」,今年表現亦難以樂觀看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7波信用管制效應連環套 消費者、建商兩頭受創 限貸緊箍咒 房市三重壓力來襲2025/08/30發佈
第7波信用管制效應連環套 消費者、建商兩頭受創 限貸緊箍咒 房市三重壓力來襲

央行最嚴峻限貸令上路將滿1年,市場亂象四起。買方貸款難度提高,交屋期動輒拖延數月,預售解約潮糾紛增多;市場正陷入交屋困境、解約潮與結構性洗牌的三重考驗。



作者:財訊雙週刊/游筱燕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第7波信用管制自去年920上路以來,亂象持續升溫,史上最大交屋潮正逢最嚴峻的貸款緊縮,市場隱憂逐漸浮上台面。



信用管制加劇 成交量下滑



樂居創辦人李奕農便是其中一例。因為家庭需求,他必須換屋,為了貸款無礙只能「先賣後買」。然而,7月17日賣出舊屋,卻要等到11月30日才能交屋取得資金,因為買方貸款的核貸時間被拉長了。他直言:「成交了還要繳舊屋的利息、水電與管理費,央行卻說對換屋族沒有影響?」



李奕農進一步指出,央行雖強調9個月僅59件換屋貸款出問題,比率有限,但這只是表象。實務上,多數銀行不會明言拒貸,而是拉長審查時間,買方常被告知「還在審、再等兩個月」,最後只好另找銀行。部分行庫甚至暫停收件,或僅承作VIP、薪轉戶,導致換屋計畫全面延宕,多數民眾只能摸摸鼻子不知要如何客訴。



更令人詬病的是,有些銀行為維持業績,將貸款與保險、基金綁在一起,增加首購族負擔。一些買方因貸款成數不足,甚至被迫轉向融資公司借高利貸,更增加背上的沉重利息。



不僅如此,買方想低價賣也不行。《財訊》披露,市場傳出案例,竹北一名買方以每坪42萬元購入預售屋,如今行情已漲到58萬元,卻因擔心交屋時貸款不足,忍痛以每坪45萬元尋找買家換約,卻遭建商以「法律不允許」拒絕。另一新竹案例中,買方是以每坪25萬元買進,行情已漲至40萬元,但因憂心貸款成數低、資金壓力過大,計畫以30多萬元轉手,也同樣遭拒。



央行上一次理監事會議對外強調「市場影響有限」,並指出整體住宅貸款仍年增8%,銀行放款業務維持成長。但李奕農認為,這只是因預售案陸續完工交屋所致,並不代表市場仍有買氣。



因為若是從「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全台上半年的買賣移轉棟數創下史上第3低,下滑了26%,看似影響不大;但該統計指的是成屋交易,以及之前購屋預售案的件數。


第7波信用管制效應連環套 消費者、建商兩頭受創 限貸緊箍咒 房市三重壓力來襲

真正能代表市場買氣的,要看當下的實價登錄筆數。2025年上半年,預售加成屋成交量僅約7.7萬戶,去年同期達19.8萬戶,等於大減61%,幾乎跌回2016年谷底的低迷水準。換言之,政策已經造成市場「價撐量縮」,消費者交易意願明顯退潮。



《財訊》雙週刊也發現,另一個後遺症是解約潮。信義房屋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達1339件,等於去年全年的7成。且已連續4個月單月超過兩百件,其中台中平均每月38.5件居冠,也較去年大增8成。


第7波信用管制效應連環套 消費者、建商兩頭受創 限貸緊箍咒 房市三重壓力來襲

解約潮擴散 中部成重災區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這波預售屋解約壓力較大的,還是在房價飆漲的熱區,尤其是在景氣末班車購買預售屋的民眾,感受會更為明顯。解約對於買方傷筋動骨,可能會面臨已繳款項虧損的狀況,因此若非資金壓力沉重,解約通常不會是購屋人的第一選項。



內政部地政司長林家正則補充,去年9月限貸實施前,每月平均解約144件;此後則升至240件,確實增加。不過若拉長時間觀察,自2021年7月預售屋實價登錄上路至今,40萬件交易中僅4418件解約,比率只有1.1%,仍屬有限。



專家則提醒,近年市場充斥「低首付」個案,即使蛋黃區也出現「訂簽5%、首付7%」方案,隨交屋潮到來,恐成資金未爆彈。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指出,契約通常明訂「貸款條件以金融機構核定為準」,若買方貸款不足,必須以現金補足;若僅繳5%自備款卻無力補差額,後續斷繳將被視為違約,連已繳的5%也會被沒收。



對建商而言,解約潮同樣是雙刃劍。雖可收到違約金,但重新銷售增加成本,交屋延宕也使資金回流不順,不得不向銀行申請土建融展延。銀行主管透露,土融利率已普遍突破4%,建融更是高達4.25%以上,如今因交屋與貸款遞延,建案融資週期由3至4年已經延長至4至5年,金融風險升高。



台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育全直言,限貸衝擊最大的其實是中小建商。因融資困難,地主選擇更偏向資金雄厚、品牌大的開發商,形成了「大者恆大、小者淘汰」的產業M型化趨勢。消費者未來將面對的是由少數大型建商主導的高集中度市場。



房仲業也未能倖免。市場傳聞,今年可能有上千家門市收掉,25萬從業人員恐掀失業潮。比房網營運長陳亮達第一線觀察,雖然官方統計仍顯示房仲店數淨增,但實際上,多數店頭已人力銳減,許多仲介甚至兼職跑Uber維持生計。當交易量腰斬,無底薪的房仲業生存不易。李奕農直言:「限貸政策最大問題在於買的時候不知道,買完才出現。消費者只能承擔貸款不足、交屋延宕的壓力。」



中小建商承壓 產業大洗牌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陽信商銀董事長陳勝宏建議,信用管制應避免「溯及既往」,「政策若要收緊,應針對新購案生效,而不是追溯已經簽約、正在交屋的買方,這樣才合理。」他更進一步呼籲,金融主管機關應更彈性處理,例如允許以信用貸款補足不足額,或設計「過渡期」方案,讓既有交易順利完成,避免市場出現連鎖倒閉潮。



《財訊》引述新竹縣前消保官靳邦忠,建議政府應檢討預售屋解約與讓渡限制,讓其回歸市場機制,包括買方的降價出售讓市場價格回落,而非靠建商收回鎖住價格,也才能避免建商藉違約金套利。



最後,房市專家田大全引用聯徵中心與內政部數據指出,去年第4季到今年第1季,高達433%的購屋者「完全不貸款」,多為購買5000萬元、8000萬元甚至兩億元豪宅的高資產族。結果是:房價僅跌5%,但交易量腰斬50%。現實樣貌是「有錢人無感,換屋等剛性需求受創」,政策效果是否達標,值得深思。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進入冰河期 十大熱區交易量均較過往大幅縮水2025/08/30發佈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觀察今年上半年六都加新竹縣市行政區的前十大成交熱區,交易量均較過往大幅縮水,像位居冠、亞軍的桃園市中壢區及桃園區,今年雖分別有近1900件和逾1800件交易量,但皆年減逾6成,量縮有感。



591房屋交易網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當前房市不景氣,買方觀望氛圍濃厚,無論新建案及中古屋皆難倖免,導致區域買氣大起大落。



以桃園市來說,部分地區房價相對親民,近年持續接收雙北、新竹外溢買盤,量能表現不俗,只是如今也難擋這波房市海嘯,像中壢區和桃園區去年交易量分別為5600、5800多件,今年上半年卻腰斬至1866件、1805件,市場直接進入冰河期。



交易熱區第三名至第六名皆在新北市,依序為中和、板橋、淡水、三重區。



以中和區來說,591房屋交易網表示,受惠單一建案熱銷挹注,加上捷運萬大線支撐發展,現階段不只房價表現緊追板橋,更以交易量1772件奪下第三名,成交量年減逾4成,是跌幅最小的區域。



被稱為房價「新北一哥」的板橋區,挾著蛋黃區優勢,卻以1681件位居第四名,年減超過5成;至於有房價優勢及建設議題的淡水區,交易量為1519件,不過當地交易多來自新案,如今隨著去化放緩,賣壓也隨之升高,年減近7成。



排名第六的三重區,在仁義、二重疏洪道等重劃區預售案帶動,交易量多達1487件,但較去年4000多件明顯有極大落差,也年減逾6成。



591房屋交易網指出,中南部去年在科技議題帶動下,不少區域熱鬧非凡,沒想到市場風雲變色之後,許多外圍蛋白區買氣重挫,上半年僅有台中北屯、高雄三民擠進前十名內。



至於今年上半年六都加新竹縣市的房市成交量,北台灣仍是買氣大宗,新北市有逾萬件成交、高居全台之冠,桃園則以8837件緊追在後。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驚現「盲盒購屋」怪象 賣方開價:先談妥價錢才能看房!2025/08/30發佈
房市示意圖

【房市驚現「盲盒購屋」怪象 賣方開價:先談妥價錢才能看房!】



房市出現令人匪夷所思的購屋新模式!近日有購屋者在網路論壇發文求助,表示遇到房仲要求「必須先談到屋主滿意的價格,才能安排看屋」,這種如同「開盲盒」的購屋方式引發熱烈討論。這種違反一般買房流程的交易模式,究竟是新穎銷售策略,還是隱藏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該名網友描述,在尋找物件過程中,遇到房仲明確表示:「屋主堅持要先談到滿意的價格,才願意開放看屋。」這種要求等於要買方在完全沒看過房屋實際狀況的情況下,就必須先出價並達到賣方期待,完全顛覆一般「先看屋再出價」的房市交易慣例。



明深地政士事務所 主辦代書 嚴意情分析,正常房屋買賣流程應該是:



買方先看屋→評估屋況與價格→提出報價→雙方議價→成交。這種「先議價再看屋」的模式極不尋常,可能隱藏幾種情況:首先是屋況可能有重大瑕疵,擔心買方看屋後直接打退堂鼓;其次是賣方想測試市場價格,藉此了解買方願意出的最高價;最糟的情況可能是詐騙手法,根本沒有實際物件。



嚴意情地政士提醒,這種交易模式對買方存在極大風險。買房是人生重大決定,需要實際查看屋況、採光、通風、周圍環境等條件,才能做出正確判斷。在完全沒看過屋況的情況下出價,等於是閉著眼睛買房,後續可能產生無數糾紛。



法律專欄作家莊鈞翔博士也表示,這種要求可能違反《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中關於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房仲業者有義務提供充分資訊給買方,而不是用這種方式限制買方權益。



該文引發網友熱烈回應,多數人直呼「太誇張」、「根本是詐騙手法」;



也有網友幽默表示「這是在買福袋嗎?」;更有人分享類似經驗「遇過類似情況,後來發現是凶宅」;多數建議「直接換仲介,這種不用浪費時間」。



房市專家指出,當前房市交易雖然賣方市場傾向明顯,但這種極端要求仍然罕見。可能是個別屋主或房仲的特殊操作手法,並不代表市場常態。建議買方還是應該堅持先看屋再出價的原則,避免後悔莫及。



阿明觀點



各位購屋朋友,遇到這種「先議價再看屋」的要求,請直接拒絕並換一家仲介!這完全不符合正常交易流程,背後很可能隱藏屋況問題或其他陷阱。買房不是買盲盒,我們需要實際了解屋況、周邊環境、採光通風等條件,才能做出明智決定。記住:寧可錯過一間房,也不要買到問題屋。



正派的房仲業者會樂意安排看屋,因為他們對產品有信心。這種故弄玄虛的操作手法,通常都不是好兆頭。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堅持「先看屋再出價」的原則,這是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彰銀看房市 今明兩年將呈現「量縮價緩跌」格局2025/08/30發佈
彰銀認為,今明兩年房市將呈現「量縮價緩跌」格局。(記者陳梅英攝)

彰化銀行今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對於房市展望,彰銀認為,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增加全球經貿不確定性,加上國內房價居高不下,房市買盤縮手、供給增加,預估今明兩年房市將呈現「量縮價緩跌」格局。



彰銀表示,今年上半年房貸業務持續穩健成長,整體房貸餘額較去年同期增加約8%,其中個人金融放款成長達6.5%。截至7月底,新承作房貸餘額達384億元,新青安貸款占比約4成,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彰銀指出,房貸業務成長主要受惠於新青安政策推動,以及積極推展「自用住宅貸款專案」,為實際居住需求客戶提供多元且具競爭力的方案。



對於下半年房市展望與土建融市場,彰銀保守看待。彰銀說,在交易低迷與利率走升環境下,建商已明顯放緩新建案開發及購地意願,預期下半年土建融需求將趨於保守。



另外,彰銀也指出美國經濟動能雖延續,但就業市場下行風險增加,9月聯準會降息1碼的機率相對提高。不過,仍需留意美國即將公布的就業與消費數據,以及通膨疑慮,可能影響Fed後續利率決策。國內方面,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可能受電價、房市管控影響,且景氣有AI應用支撐,預期年底前調整利率的機會偏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年底降息機率不高 台幣應不會再巨幅升值2025/08/30發佈

兆豐金控總經理張傳章29日在法說會中發表對總體經濟、利率政策及匯率的看法,他指出,預估我國中央銀行在年底降息機率並不高;匯率方面,新台幣升值壓力仍存,但應不會再巨幅升值。



張傳章表示,台灣2025年經濟成長呈現上熱下冷型態,上半年主要受惠AI科技需求、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效應,主計總處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仍可保3;聯準會(Fed)預估美國全年經濟成長率1.4%。



通膨溫和可控,我國央行預估全年通膨率為1.81%,低於2%通膨警戒線,但須留意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美國關稅政策、國內電價及公用事業費率調整等可能帶來的通膨上行壓力;聯準會預估美國今年通膨率約為3%。



利率政策方面,我國央行持續關注房市調控成效及關稅最終談判結果,在經濟成長率仍保3、通膨溫和的情況之下,除非下半年經濟轉為衰退,預期我國央行年底降息的機率並不高。美國部分,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在全球央行年會暗示9月可能降息,但因勞動市場和通膨兩股相反力量的拉扯,多數經濟學家認為,9月及下半年其他月份大幅降息的機率並不是很高。



至於匯率走勢,新台幣今年升值,主要反映美元弱勢及台美關稅談判引發的升值預期。張傳章認為,隨著台灣主要競爭國家關稅談判已較明朗化,加上央行努力穩匯,台幣近期已轉為貶值,並突破30元大關,預期在美國9月降息機率升高及美元指數仍疲弱之下,雖台幣升值壓力仍然存在,但巨幅升值的機率並不是很高。美元指數自從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上任之後,到8月29日為止,已經貶值了近10%,在降息預期升高之下,美元中長期走勢仍屬震盪偏空。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寒風吹 房仲內部統計:全台8月房產交易較去年下滑2-3成2025/08/30發佈

房仲業者依內部交易資料統計顯示,全台房市交易 8 月較 7 月呈現小幅波動,其中,永慶房屋 8 月全台交易量較 7 月小幅量增 5%,而與 2024 年同期比較,8 月呈現交易萎縮 20%;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8 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增加約 1.4%,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30.9%。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 7 月相比,台北市月增 1%,新北市月增 4%,桃園市成長 6%,新竹縣市量增 3%,台中市月增 5%,台南市成長 7%,高雄市則月增 8%。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通常 7-8 月是暑假出遊旺季,排擠看屋、購屋行程,原本房市交易就相對清淡,尤其是今年 7 月受到丹娜絲颱風襲台,狂風與短時間強降雨,月底更有多天豪大雨特報,都衝擊民眾看屋時程,房市交易量縮超過一成。反觀 8 月天氣相對穩定,未出現嚴重颱風侵襲與干擾,民眾看屋活動回歸正常,加上在關稅落地後,部分屋主對後續經濟景氣擔憂浮現,降價幅度擴大,爭取成交機會,買賣方價格認知逐漸取得共識,讓 8 月房市交易量較 7 月小幅反彈。



若與去年 8 月同期相比,全台房市交易量減少 20%,台北市年減 12%,新北市年減 16%,桃園市量縮 13%,新竹縣市年減 25%,台中市量縮 26%,台南市減少 23%,高雄市則量縮 24%,房市買氣仍不及去年。



陳金萍指出,目前房市觀望氣氛仍存,買氣難以全面回溫。不過,隨著議價幅度擴大、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若賣方願意「降價促成交」,後續交易動能才有回升的機會。對有自住需求的購屋民眾而言,現階段市場供給多,可趁機多看屋、多比較,把握好的物件伺機進場;而屋主若有出售計畫,也應調整心態與市場接軌,才能在目前相對低迷的市況下,更快找到誠意買方,順利完成交易。



陳金萍指出,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 1-7 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 15.4 萬棟,年減 26.8%,今年前七月交易量僅是去年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 44% 左右,今年「量縮」格局應無懸念。展望後市,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銀行房貸鬧錢荒的狀況恐將持續,對於有意購屋的民眾在資金準備上產生一定壓力,加上整體經濟環境仍充滿變數,都將持續影響今年房市交易量表現。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 2025 年 8 月價量變化,各縣市買氣表現皆較上月疲弱,整體月減 2.9%,年減 21.4%,其中桃園月增逾 15%,年減不到 10%,表現為七大都會區中最佳。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雖然八月底來到民俗月,不過現代社會對於民俗月的忌諱程度低,只要避開農曆七月入厝,其餘看屋簽約幾乎都不太刻意避開,買氣低迷的關鍵問題還是貸不滿,沒錢買,整體市場仍呈現盤整格局;而桃園因屬北台灣的相對平價都會,低總價交易表現穩定,受貸款影響的程度也相對輕,因此仍有不錯的月增成績。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8 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增加約 1.4%,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30.9%。進一步觀察六都的成交量數據變化,台北市月增 2%、年減 15.7%;新北市月增 1.2%、年減 33.4 %;桃園市月增 9.1%、年減 30%;台中市月減 9.7%、年減 35.5%;台南市月減 7.7%、年減 33.5%;高雄市月減 5.5%、年減 23.4%。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8 月成交量與上月大致持平,市場交易狀況仍在低量,目前剛性需求依然是房市的主要支撐力。從年變動幅度來看,由於去年下半年起,在銀行房貸限額及第 7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下,房市有感降溫,導致比較基期相對偏低,因此可以預期未來幾個月的交易量年減幅將逐步收斂,市場走勢可望趨於平穩。



張世宗表示,川普「20%+N」關稅政策,給整體經濟景氣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近期不少傳統產業都開始出現放無薪假的現象,也使得購屋民眾態度更加觀望。



此外,適逢農曆民俗月,部分交屋及交易可能遞延至 10 月,因此第三季市場買氣恐將持續低迷,就連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標的「928 檔期」,今年表現亦難以樂觀看待。



不過,雖然房市冷淡,但對於有意購屋的民眾來說,卻是進場的好時機,此時看屋的人較少,屋主心態易鬆動,買方反而容易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好房子,甚至撿到便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預售屋解約買家 6成6持有多戶2025/08/26發佈
內政部今天部務會報安排地政司報告「預售屋解約與仲介開業情形」。(記者李文馨攝)

內政部今天部務會報安排地政司報告「預售屋解約與仲介開業情形」,地政司長會後在記者會上表示,去年第3季以來預售屋市場交易逐漸量縮,從統計資料觀察,預售屋解約件數較去年9月以前平均增加144件,但占全部買賣交易40萬件的1.1%,比例相對有限,且6成6買受人為購買或持有多戶。



解約熱區桃園、台中、高雄



地政司長林家正說明,根據「全面實施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從民國110年7月至114年6月簽約的預售屋買賣案件中,解約案件共計4418件,其中自去年9月19日央行啟動第七波管制措施至今年6月,每月平均解約240件,較去年9月以前平均增加144件,其中以交易熱區桃園市、台中市每月平均38件、高雄每月平均36件較多,但就整體交易情形觀察,解約案件約占全部買賣交易40萬件的1.1%,比例相對有限,並無報導解約潮襲捲全台情形。



對於解約原因,林家正指出,依申報解約資料分析,包括買受人因換戶、增購車位需要,而先辦理解除舊契約後再重新增訂契約;也有因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變更等,並非全因選擇性信用管制所致,不過由於解約原因並非必填欄位,該樣態為部分民眾於解約時自主提供的資料。他強調,全國解約案買受人計4129人,其中6成6有購買或持有多戶情形。



對於房貸爭議案件,林家正表示,金管會日前說明,將持續督促各銀行貸款額度應優先提供民眾「首購」、「自住」及「已承諾」之房屋貸款,不宜逕予拒貸,並已請銀行公會及銀行設置單一申訴窗口,妥適處理申訴。內政部表示,民眾如遇有預售屋履約交屋相關契約爭議,也可向縣市政府消保或地政機關依消保法提出申訴處理。



在不動產仲介業開業情形部分,林家正說,民國110年至113年間因房市交易熱絡,經紀業者大幅開業展店,每年平均淨增515家;114年上半年房市買賣交易降溫,全國新開業者計371家,歇業305家,淨增66家,總數達9293家,僅增幅放緩,並無「倒閉潮」。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購屋貸款利率續揚 5大銀行7月達2.303% 創16年半新高2025/08/26發佈

買房向銀行借貸的利率愈來愈高。中央銀行今天(21日)公布7月本國五大銀行,包括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房屋貸款利率,來到2.303%,創下16年半來新高。央行表示,購屋貸款利率續上升,不僅因為選擇性信用管制,另外也受銀行因個案調整利率影響。



國內房市持續盤整。中央銀行指出,從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六都在7月和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為-29%,以台中市年減38.7%最多,其次為高雄市年減35%。另外,台北市、新北市以及台南市都是年減20%多,桃園則年減17%。不過,以月增率來看,7月移轉棟數仍較6月增加4.2%。



以房價來看,台北市年增為-1.04%,新北市為-0.74%,央行認為房價仍屬於盤整區間,變動不是很大。



另外,根據央行公布的7月本國五大銀行,包括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05%,較6月的2.186%上升0.019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除消費性貸款利率較6月略降外,其餘各類貸款利率都上升所致。



五大銀行7月新承作購屋貸款利率為2.303%,創下自2009年1月、16年半以來新高。央行表示,利率走高主要受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銀行視個案放款影響所致。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說:『(原音)銀行因為要自主控管它的不動產貸款,還有再加上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影響,就是在放貸方面的利率,可能會有些客戶會用調升利率來因應。』



至於在銀行持續自主管控下,再加上不動產集中度仍相當高,利率攀升的趨勢是否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對此,央行表示無法評論,因為銀行對於個案的放貸情況不同,持續會影響利率變動。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管制影響買氣 建商:剛性需求支撐都更案2025/08/26發佈

以都更為經營主軸的聖得福建設執行長談到近期房市,認為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7波房市管制措施後,現在以個案表現為主,換房的人確實變少,主要是剛性需求,多數是換屋族或老一輩要給下一代置產。



看好北士科發展及捷運北環段開工,台北市士林區正加速轉型升級,聖得福建設主導興建的住宅新案今天宣告銷售案場啟動,可售總銷金額逾新台幣30億元;洪正雄表示,看好國際AI大廠輝達距離士林區車程僅5分鐘,具外溢效應,客戶以二代置產及周邊科技業、金融業為主。



對於政府打炒房政策,洪正雄說,近期房市買氣確實較差,換房的人變少,但有剛性需求的購屋者仍會出手,所以會以不追求高價,而是順銷為經營策略。



至於限貸令是否影響都更意願,他說,有些房屋為海砂屋或過於老舊,必須改建,這些因素都提高地主都更意願。而融資也未遇到困難,因都更的融資條件有稍微「寬鬆一點」,未受阻礙。



洪正雄指出,聖得福建設專攻都更而不做危老,是因危老基地較小,成本較高,造價也會增加近一倍;目前聖得福建設在台北市土地庫存有3萬多坪,以內湖捷運沿線為主,總銷約新台幣800億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810最後頁
共30692筆/共3070頁
聯絡資訊
地址:台南市北區和緯路五段258號
電話:朱智遠0982-275-111或(06)-2581289
朱智遠0982-275-111或(06)-2581289客服電話
傳真:06-3585851
網站QR Code
http://580922.house-info.com.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580922.house-info.com.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815,986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買屋注意事項,買房屋注意事項,房屋交易注意事項-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